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大部分人来此一世像是巧合,来无影去无踪,留下记忆不多;但有些人却好像生来即带有特定使命,为此而生直到老去,珍留遗产,令后人唏嘘不已。因为他们奇特,所以多是言语描绘所不能及。

艺术是时代的产物,二十世纪是产生伟大钢琴家的时代。然而,在钢琴家之间,苏联的Sviatoslav Richter又被广泛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大师。

Richter生于1915年的乌克兰,父亲是德国音乐家,后在敖德萨音乐学院教授作曲与钢琴;母亲是俄国贵族后代,也是Richter父亲的学生。Richter生就是为钢琴而来,虽然成长于音乐世家,他的发展明显不同于几乎所有其他钢琴大师。能成为钢琴大师需要有凛人的天赋,从Arthur RubinsteinGlenn Gould,都是从三四岁开始显露对钢琴的强烈兴趣和天赋,不会晚于五六岁学琴,到七八岁开始演出,十几岁的时候必然小有名气,如俄国的Kissin12岁的时候就和卡拉扬同台演出。

Richter不同,他幼时对音乐喜好多是在教堂唱诗班和室内乐,在8岁时开始自学钢琴,一直到18岁考莫斯科音乐学院时都没有系统学过钢琴。面试他的是苏联著名钢琴家和老师Heinrich Neuhaus,他的学生包括世界钢琴大师Emil Gilels Radu LupuRichter演奏的曲目是肖邦的BalladeNeuhaus明显小声对旁边的学生说:“这个人是个天才。”在音乐学院的日子里,Richter拒绝学习其它科目,Neuhaus几次都帮Richter留下来,因为“这是我最好的学生”,是他一辈子都在等的学生。但是,Neuhaus后来承认,他几乎什么都没有教Richter。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,Richter成为了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。

Richter除了天生的纯熟于心的钢琴技巧外,他还有惊人的记忆力,好到甚至让他自己厌烦的地步。参加一个晚会,能把参加的二十多个人的名字都记住,想忘都忘不了。但是这帮助他记谱的能力,这也是为什么Richter可以演奏的曲目少有的宽广。

Richter是个纯粹的钢琴家,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喜欢音乐的人分享他所喜欢的钢琴音乐。按照中国人可以理解的一种比喻,他是钢琴界的“孤独求败”。因为那独一无二对音乐的理解力、钢琴技巧和自信,他对其它事情看得很淡,不喜欢名人。金钱与名誉好似与他无关。Richter不求传世,厌恶录音室录音,舞台可以令他的才华得以发挥,他还是为数不多允许个人现场录音的音乐家。也因为如此,各个唱片公司出的了大量Richter现场演出的唱片。虽然录制效果一般都不是很好,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他音乐的近似痴迷的热爱。在Richter晚年,他喜欢临时到欧洲某个小镇的教堂演出,无需灯光,只要有足够的亮洒到琴谱上即可。按照他的说法,他希望有一辆车装着一个钢琴,游走于欧洲小镇,为喜欢音乐的人免费演出。

言语实在难以表达Richter音乐,静下心,无论喜欢音乐与否,听,或许都能被他的演奏所打动。古典音乐本身是严肃的,充满思考,人文思潮涌动,追求纯粹的情感和感受情感细微美妙的变化,但又不失幽默与自嘲。Richter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钢琴家,他演奏了最为浪漫的肖邦的Ballade No.1,最为狂野的贝多芬的第二十三号变奏曲,最气势磅礴的李斯特的第一和第二钢琴协奏曲。Richter的音乐就是一个世界,汇集了历史、哲学与艺术于一体,聚满天星斗于一身,这就是音乐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松波

松波

105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cosmopolitan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