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北京大学今晚有俄国钢琴家的独奏演出,临时看到,演奏的是拉赫玛尼诺夫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曲子,都是灵异近似神经质的曲目,即兴买了前排的票看。
 
听音乐会,脑子没有约束,是可以给自己很好理由漫天随想的时候。二十世纪被誉为最杰出钢琴家的前十名中,有五位来自近代史充满苦难历程的俄国;英国老牌资本主义,一个进前十名的都没有。这个念头一出,感觉很有意思,没有目的要出个结论,伴着音乐就想下去了。
 
在十八世纪以来,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出过不少律师、银行家和企业家,可惜都不传世,没有人记得。可是在人文科学、社会科学和艺术类中几乎没有出现在世界范畴内有影响力的大家。音乐家中写过《皇家焰火晚会》的亨德尔是德国人。简奥斯丁和勃朗特姐妹这样少有的女性作家出自英国,英国女性走的很前卫。狄更斯有历史地位,他的小说成为现代畅销小说的先驱,再有著名一些的就是《福尔摩斯》了,更是现代商业小说的19世纪的原始模板。英国很早就商业化浓重,与欧洲大陆雨果、托尔斯泰、罗曼罗兰等这样社会关爱的作家大相径庭。
 
英国倒是出了不少影响后世的科学家、哲学家和经济学家。哲学和经济学几乎是与社会实际面结合最紧密的两个学科,一个是政体社会的导向,一个是经济商业的导向,也最为冷漠骨干,缺乏感情色彩。不过这可不是说英国人没有欣赏水平,而且是最早把音乐会、戏剧高大上和把高大上大众化的国家。还在18世纪,奥地利的海顿,在50多岁离开打工一辈子的宫廷,到英国举办了一系列音乐会,给了他一个丰足的生活收入,而且没有宫廷的束缚,写了他最重要的一批交响乐。肖邦、门德尔松都众多欧洲艺术家都在英国做过巡演,补贴生计。艺术品拍卖行也诞生于英国,倒卖的都是欧洲大陆的作品。
 
英国也曾经有过浪漫,文艺复兴发生于英国,也有过热情如火的性格,例如17世纪英国的几千家咖啡馆,创造力无穷,现代的股票市场、保险公司都在那些咖啡馆中诞生。并且把这股风刮到了欧洲大陆,开始了欧洲的文化启蒙和狂飙突进。但这时,英国自己却突然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英国,正统,古板,绅士,清醒,一本正经的现实。
 
历史很有意思,在重复,或是几年,或是几十年,或是几百年;或是英国,或是德国;或是欧洲大陆,或是美洲,或是亚洲;或是一个国家,或是个人。
 
音乐会已经结束,顺便讲一个如何选择听音乐会方法:首先要像英国人一样选择外国人的演出;其次,谁去看演出比谁演奏更重要,观众不对会直接杀了风景。没有更糟糕的演出,只有最糟糕的听众。
 
顺祝大家周末愉快!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松波

松波

105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cosmopolitan

文章